三国时期,蜀国的诸葛亮制作了一种连弩,被称为元戎弩。史书上,诸葛连弩有“损益连弩,谓 之元戎,以铁为矢,矢长八寸,一弩十矢俱发”这22个字的记载,但缺乏实物乃至图像等方面的物证。后来,大发明家马钧欲对其进行改进,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 连弩,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,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,所以没大量生产,后失传。
谈及复原诸葛连弩的原因,高飞说最初主要是想证明,自幼喜爱历史、科学的他也是有一定动手能力的,并不只会“纸上谈兵”。随着整个复原工作的深入展开,高飞阅读了《三国志》等大量关于此的历史文献,他发现单纯依靠记载,可以复原出各种各样的连弩。
“当今被世人所认定的竖立箭匣式诸葛连弩,出土于明代,最多算是明代弩?!备叻山馐?,其没有瞄准功能,弓箭上膛也比较费事,加之著名发明家马钧对诸葛连弩的言论等多方面相互印证、论证,原版诸葛连弩应该是水平箭匣样式,可以瞄准射击的。
据此,高飞开始复原经他论证后最接近原版的诸葛连弩。复原过程难度很大,木料、金属等原件的手工制作均不好掌握?;匙哦钥蒲У娜劝叻梢恢奔岢肿?,他 自掏腰包购买工具,还将微积分等多门知识运用于制作过程中,终于让他成功复原了第一把诸葛弩。该弩机大多部件是木质的,只有小部分零件为铸铁,箭也是用铅 笔改装,只是换成了铁质箭头,跟史书记载一样长八寸。
记者试射发现,高飞所复原的这把诸葛连弩可以连续拉动弓弦发射十支箭,射穿70米开外的泡沫板,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器。因此,高飞并不让学生们触碰它们。
据教务处副主任魏岩青介绍,高飞还是他们学?!翱蒲行∽椤钡墓歉桑似饺罩傅佳斡肟萍即葱卤热?,还自主研发一些教具供学生们使用。当学校老师与学生们看到高飞复原的诸葛连弩之后,个个都被震撼了,不少学生也因此喜欢上了科学。
高飞说,复原过程当中,尽可能的“接近历史”是他最遵循的原则。如果用今天的技术来制作诸葛连弩,它将会更加科学精准。
此外,作为教师的高飞认为,良好的教育,即:科学的教育,创新的教育?!叭耸亲匀坏娜?,是受自然发展规律支配的,首先必须符合科学的规律,必须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,这就要创新?!彼缡撬?。